39岁,1210亿人民币身家,这老板你可能天天“打工”却没点印象。2025年5月,英国刚公布的40岁以下富豪榜上,德米特里·布赫曼成了新晋首富。别以为他是靠科技硬件或金融投资起家,人家靠的就是你可能每天消消乐的三消游戏。没错,就是 Playrix 旗下那些常年霸榜、你可能手机里装过、朋友圈有张截图的手游:《梦幻家园》《园艺别墅》《梦想小镇》等等——你拆过虚拟家具,看过动画小镇的风景,大概率已经为他财富添砖加瓦了。
说起布赫曼,你未必知道;提到 Playrix,你可能也没挂钩;但三消游戏,多少人下班路上、午饭间隙,分分钟在“闯关”里度过。别小看这类以色列、俄罗斯和英国三地身份切换的创业者,十几年前还在自家公寓里和亲哥搞开发,如今进了英国公民,坐拥欧洲最大的手游公司,身家已经是哥哥布赫曼的好几倍。公司总部选在企业税低的爱尔兰都柏林,财务算盘打得明明白白,全球揽才,花式避税,典型的现代数字游牧、财富全球流动新套路,老一辈地主贵族和他一比,都成了静止的化石。
三消游戏为什么这么能赚?跟你讲,Playrix 2024年全年收入直接干到16.87亿美元,全球第三,排在腾讯和美国游戏巨头 Scopely 后面。你觉得你是玩,为了消遣,为了打发无聊,为了布置个家,其实人家早就研究明白了你的“情绪”,把游戏架成情感陷阱,专门收割你的碎片时间和小钱钱。主角要过关才能换新家具、修小镇、发展水族箱,就算你不氪金,也会被“目标驱动+即时反馈”机制拉着走,停不下来。比起那些明星球员、歌手巡演的卖票模式,手游公司是纯算法、无数码农坐镇,产品一上线,流水像稻田里的水一样淌进账户。
看富豪榜上的其他人,足球运动员、知名歌手、演员,都是靠体力和才艺一点点堆出来,背后汗珠子滚滚;而手游老板,代码敲一敲,推个更新,用户在全球各地自动贡献营收,每隔一阵还薅一波广告费。不仅资产轻,收入还特别稳,用户越粘,一天不刷都感觉缺点啥。这种依靠算法和平台攒出来的财富,比传统的“地主家有粮”要快太多,所以首富榜正在变样:谁能抓住注意力,谁能把碎片时间变成钱,就能坐地生金。
别忘了,布赫曼移民三地,也是盘算很聪明。他本人和哥哥从俄罗斯做开发,早年转战以色列,又在英国拿了公民身份。总部搬去都柏林,欧洲最低企业税率地方之一,合规避税,还不至于像老贵族那样吃死娃娃股。看看榜单上666年的西敏公爵,祖传土地和租金勉强过亿,布赫曼这种数字淘金,全靠几亿程序代码,每年滚出近千亿身家。
你可能觉得,这些游戏开发老总是不是和抖音的张一鸣、快手的宿华有点像——普通玩家和用户天天刷,自己根本不知道背后是哪个大佬收割总量。多数人也许能说出凯恩、黄老板、贝克汉姆,但说到 Playrix 或布赫曼,印象全无。这类幕后富豪已然成了时代新主角,夹在大数据、算法和全球化之间,人们在刷屏消遣时间时,顺手为他们搭了一座座财富帝国。
说说三消游戏经济为啥这么猛。还是现代人太容易“被抓住”了。上班族压力大,宅家族想解闷,孩子找成就,老年人消磨时光——三消游戏操作简单,仅靠点几下大脑就能有成就感弄到,胜利一次就能解锁新家具、金币、道具,直接满足人性里对小目标小奖励的执念。缓解压力、孤独感、无聊时的空虚,这种心理需求,游戏商早就摸透了。算法铺好关卡,大数据算好难度和奖励,玩家正好挑进网里,而每一步都在为公司贡献一丁点现金流。不用你大额充值,也不用你全天泡着,碎片时间贼有用,亿万用户每人几元,快过割韭菜。
回到榜单。腾讯还占着全球第一的位置,主要靠《王者荣耀》、《和平精英》这类国产爆款,收入是 Playrix 的三倍。你每充一次六元皮肤,买一个求胜的道具,都往马化腾的银行账户多添一份数字。比起明星和运动员,游戏公司老板像是在幕后放空钓钩,看着数据增长,一点点把注意力变现。你不知不觉,已经成了“无形打工者”。
这种从产品互动到注意力变现的财富模式,彻底改变了造富逻辑。过去有钱人买地收租,以后可能拼谁能最早抓住人们的碎片时间。老庄稼户看天吃饭,Playrix 这类游戏商看的是 App Store 排名曲线,看的是用户日活和留存率。
话说回来,你手机里有没有三消游戏躺着?好多人都是疫情期间下的游戏,居家无聊就点开布置一会儿家具,装饰一下水族箱,跟朋友看看排行榜,偶尔充值点道具,心里还美滋滋,以为是自娱自乐。实际上,你的点点滴滴,都在推着老板的身家上涨,一点不比买国债、炒房慢。数字经济里,财富的流水线转得飞快。
很多人说,这种靠算法和用户时间发家是不是合理?其实也没啥谁对谁错。对你来说,确实是缓解压力、打发无聊的有效方式,没什么负担。但客观来看,你花的每一分钟,都变成了别人的财富雪球。正如张一鸣靠抖音变身中国首富,Playrix 的布赫曼也靠一堆消消乐和装饰类游戏,从欧洲一路打到全球榜首。
看得出来,手游经济背后,是“情绪刚需”的抓取:你的小烦恼、小成就、小突破,统统被设计成游戏机制,算法帮你筛选最吸引人的关卡,奖励和诱惑不停供应。你以为自己一身轻松,其实算法早就按着你的习惯做了攻略,一点点引导你每天点一点。公司靠着全球几亿玩家,每人贡献一小步,集腋成裘。
对比老式富豪们,那些靠土地、租金、家族传承的贵族,显得节奏慢了不少。一块地几十年才涨一点,出租房子还要看经济周期;而手游公司下个版本一上线,马上就有用户充值,只要不断打磨产品,钱流就不会断。财富的本质,从“土地为王”变成了“数据为王”。
再看榜单里的明星,凯恩拼命踢球,一个赛季冠军奖杯才赚到七千多万英镑,黄老板开完全球巡演,身家还不到布赫曼的零头。游戏开发者不露脸,不出名,但财富积累堪比流水线。你刷剧、刷视频、刷朋友圈时,背后都是这类数字大亨在收割注意力,一点一点变成真金白银。
不少玩家表示,这种“幕后富豪”成了新一代隐形主宰。我们花时间闯关、求胜,拼道具、存金币,却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养成的习惯和情感,小到一块虚拟沙发、大到整个游戏生态都变成盈利机器。明星靠脸吃饭,手游公司老板靠算法吃饭,你甚至不知道对方长啥样、名字怎么念,却天天给上贡献。
这种现象不是偶然,背后是大数据和心理学的联手。游戏商研究你的习惯,设计最容易上头的关卡和奖励节奏,只要你多停留一分钟,转化率就往上蹭一下。小目标不断刷,不知不觉就完成了“碎片贡献”,别人财富一天一个台阶。
当然,也有人吐槽这种用算法抓人心理是不是不太厚道。可惜现实就是:只要有人需要解压、有人想获得成就感,这类产品就不会消失,只会更精细、更懂你的情绪需求。布赫曼们靠代码和数字全球流动,明星们靠天赋和体力打拼,各有各的路数。
作为玩家,我们每天点开游戏,闯关过瘾,沙发加新款,别墅布置得赏心悦目,背后其实是全球资本和算法共舞的一种真实写照。你以为的轻松消遣和放松时刻,都在为新一代富豪造势。习惯了一点点付出,养成了碎片化消费和成就奖励机制,数字经济正好拿你没办法。
也许几年后,“注意力经济”会彻底取代“物质经济”,谁能让你多停留一分钟,谁就能在首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。你手机里的三消游戏还在吗?点开看看,你花的每一分每一秒,都是一颗财富种子。
别说你不是富豪的“打工人”。
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,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。
国内可靠的实盘交易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